特殊时期惨烈的四川武斗,伤亡达数万人

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九游劲舞团下载 > 新闻动态 > 特殊时期惨烈的四川武斗,伤亡达数万人

特殊时期惨烈的四川武斗,伤亡达数万人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9:40    点击次数:70

“天下未乱蜀先乱,天下已治蜀后治”。巴山蜀水养育出的能吃苦耐劳的川耗子向来是英勇的斗士。抗美援朝的四川兵最能打战,部队首长个个喜欢。

四川的“文革”武斗,全国时间最长,规模最大,战斗最激烈,损失最惨重。事情已过40多年,许多真实情况难以寻找,但我经历了那个时代,还是有许多回忆。

四川武斗是从1967年5月初开始的,直到1970年初才真正停息。整整3年零8个月。开始最早,收尾最后,全川各地、各市县基本上全都卷入。

为什么四川长时间存在大规模武斗?

我认为主要是两派力量大体平衡造成的。如果一派太强,另一派太弱是打不起来的。1966年8月5日“炮打司令部”的大字报把文化大革命推向高潮。

最先起来的是各学校敢打敢冲的红卫兵造反派,接着社会上出现了造反劲头更强的造反派组织。1967年1月开始,各地掀起了向各级党政机关夺权的风暴,这必然引起了造反派两派的争斗。

四川的对立的两大派,我把一派称为激进派,把另一派称为温和派。温和派是广大工人、农民、学生、知识分子和干部的主体。他们经大跃进、灾荒年吃尽了苦头,最怕乱。他们人数众多,力量最强。由于两派力量悬殊应该是斗不起来的。

但“中央文革”政策,表面上说:两派都是造反派,应该大联合。但实际上是支持激进派,打压温和派。特别是军队介入支左后,主要是支持激进派。

如省革筹的组长,成都军区政委张国华和副组长刘结挺、组员张西挺支持激进派。只有副组长、成都军区司令员梁兴初支持温和派。全川来讲只有重庆54军支持温和派,其他地方多数是支持激进派。这一来两派力量就不悬殊了。

为什么全川所有地方都出现了武斗?

四川的两大派是:成都的“826”和重庆 的“反到底”是激进派;成都的“红成”和重庆的815是温和派。全川以此为界分为两大派。

上海“一月风暴”后,党政机关瘫痪全是军队掌权。夺权后都是一派压制另一派而掌权。全川支左部队本身就分两派。就是主流支持一派的军队内部,也有不少人暗中支持另一派。这才使全川武斗激烈,水平最高。

两派都可抢军火库武器,因两派都有军人内部配合明抢暗送。有什么军事情报两派都能同时得到真实消息。各地一派掌权后,没掌权的一派必然要求助全川本派的“武卫队”来重新夺权。这必然引起武斗,而且波及全川。

在成都地区有8县联防攻打中江的大战,在川南有调动13县兵力,数万人三次武装支泸(州)。在涪陵,调动全专区消灭“贸派”(温和派)的大战进行了45天。

战斗最激烈,损失最惨重。

四川两派抢军火库的武器,所有武器都利用上了。

1967年8月14日日,激进派攻打涪陵城,重庆反到底的军舰、炮艇开到涪陵长江面上炮击涪陵城。“贸派”据点几百炮,几百发穿甲弹从房屋的前壁穿进后壁穿出。地面的三七高炮和火箭炮配合攻打贸派制高点。

在军队支持下,激进派把3万“贸派”人员赶出涪陵城,有一万多人上了栗子寨。9月21日激进派以解放军打头阵攻打栗子寨,使用了迫击炮、火箭炮、三七高炮和重机枪。贸派一万人撤出栗子寨散落在武隆黄沙坝一带被激进派伏击、围歼。

川南的泸州是温和派掌权,刘结挺和张西挺前后调集13县的武卫队,数万人三次武装支泸。三次时间是:1967年7月18日;9月5日;1968年3月3日。刘张两夫妇,刘原是宜宾地委书记,张原是宜宾市委书记,李井泉时代两人被处分离职,“文革”中平反复出起用进省革筹。当然刘张是支持激进派的。

中江县是“继光兵团”(红成派)掌权,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是中江人,兵团以他命名,并把黄继光的母亲留在团内做后台。绵阳、江油、三台、德阳等8县的826派联防攻打继光兵团。大约是1968年上半年打下了中江县。继光兵团逃到了太阳山,1970年初8县联防打下太阳山。

为解决四川问题,1968年3月15日“中央文革”在北京召集四川主要负责人和各派头头开办学习班。会上批评了54军,815派,指责红成和826,这叫作315指示。

4月27日周总理传毛主席最高指示:“叫反到底不要翘尾巴。”这称为427指示。在学习班,刘、张向中央表示:要大干一场来解决四川武斗问题。指派邓兴国回川,传达打下中江,收复蓬溪,稳定潼南,打回南充的方针。

重庆“文革”武斗死难者墓

武斗的损失是惨重的,财产损失不说了,只说一下人员伤亡情况。

涪陵地区死亡1000多人,伤的估计有4、5千。三次武装支泸死亡2000多人,伤16000多人,其中8000人残废。打中江县死亡400多人,伤的估计2000多。还有重庆成都的武斗死亡不下4000人,加上全川其他地方,死亡上万人。受伤估计有五万人。

最残酷的是:死亡中有一半数人是被俘虏后杀害的。在重庆沙坪坝公园内有一座“文革”墓地,131座坟茔,埋葬573名815派的遗骨。立碑时间是1967年6月到1969年1月。这些人大多死于1967年到1968年的武斗。

据有人讲,其中有许多漂亮的女生,最小的才14岁。重庆出美女呀!可惜这些人间花朵哟!出生在那愚昧的时代,天天喊:“头可断,血可流,毛泽东思想不可丢!”其行动口号是:“誓死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!”可惜这些人间花朵死于愚昧的武斗。

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中江县有个人外号叫“可惜了”,为何得此名?是因8县联防打中江时,他看到许多被杀死的女生时,深情感叹地喊了句:“可惜了!”从此人们就叫他“可惜了!”

这座“文革”墓地,2009年12月被重庆市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这一做法没有一个专家反对。这正合作家巴金的遗愿。

巴金晚年在他的《随想录》中多次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,但一直没有实现。建立文革墓碑教育后人很有意义,让我们的后人、让我们的民族牢记:再不要让那样的历史悲剧重演。这正合巴老的遗愿。



上一篇:京东七鲜健康生活周上新有机蔬菜、无抗肉禽蛋等品质商品 提供更健康的选择

下一篇:五一黄金生死3信号!节前买不买?节后或暴涨

Powered by 九游劲舞团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